top of page
作者:陳嬿、邱薏潔
台灣地狹人稠,過往認為海岸地區是不毛之地,因此許多工業區、工廠的建設都選址在沿海,開發及人為設施影響原始海岸風貌,導致 如今海岸面臨國土流失、岸線退縮、防風林相斷裂,甚至因用水需求,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及海水倒灌等,種種困境與問題,顯示數十年來海岸遭受漠視與破壞,海岸的權益正迫切需要人們的重視。
桃園觀音區沿海擁有特色之海岸地形,舉凡全台分布最廣的藻礁地形、連續性沙丘、沿海濕地、防風林相,同時因為沿岸人工設施的開發與工業區破壞,這些獨特海岸生態資源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危機。
因此在開發與生態保育的衝突下,如何減緩現況問題對於海岸生態造成之衝擊,並且重新整合沿海資源點,打造桃園 海岸的環境教育廊道,提供民眾認識海岸環境之教育場所是本次規劃重點。
透過岸線保護策略:阻浪、攔沙、固沙、濾水等階段策略,強化海岸的防護能力,防止岸線繼續消退,並營造自然海岸景觀及生態棲地,分級管理打造環境教育廊道,提供民眾一親近海岸之途徑。透過了解與互動,讓人們重新認識海岸環境,從而去重視海岸環境的權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