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陽品卉、劉柏良
對九零後的我們而言,「眷村」這個名詞是個模糊的記憶,是父母的生活經驗,。耳聞過的「眷村」是陌生存在的。
曾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時代的汰換,都市迅速成長,城市空間接近飽和,市區內土地皆被賦予意義與價值。「眷村」低矮房舍長年卡位於城市中,面臨是否保留或拆遷的單選題。
過去至今社會中,它的存在逐漸難堪是必要,時代變遷往事不再。我們想知道:在城市不斷更新的脈絡下,眷村舊場域能如何回應。
傳統的眷村雖然較為隱密卻具有濃厚的人情味,但在眷改條例出爐後,開始轉而私有化,大樓華廈切斷了人和人,人和土地的關係。現在,大家開始注重文化與歷史,這些眷村本身和所在的土地,會面臨新的一波開放浪潮。
殘存的聯勤眷村嘉禾新村正面臨了拆與不拆的危機,如針尖上的羽毛擺盪不定。現已拆除大半的聯勤眷村,許多的歷史紋理已經消逝,殘存的眷村訴說此地片段歷史記憶,舊有的生活場域將如何面對未來的世界,如何在現代都市的環境中適應存活展現新的生命。同時呼應眷村以外的世界,臺北城中的眷村呀,圍牆即將倒塌。城中的城將打開城門,迎接市民又或化為塵土,淡忘在歷史的幽影中。
我們開始從現有的政策、限制和文化等層面做宏觀的探討。
臺北城南為臺北古蹟最密集的地區,其中基地所在中正區更是人文薈萃,同為臺北車站、中正紀念堂等所在。但開發時期早,面臨衰老的問題。鑑於此臺北市政府分析了數個區後一併提出了臺北願景計畫,其中以西區門戶計畫和中正萬華復興計畫對嘉禾新村所在中正區影響最大。
將現有推行種種計畫疊套在規劃範圍上,確立了日後設計的範圍邊界和能推動的方向,同時也達成了實際推動規劃設計的法律可行性層面和對於城市的需求。
接著根據現有法規限制以及環境等層面進行基地內外的環境整合及改善。期能將其轉換成適合人生活的場域。
我們所做得是將這幾塊老舊街區打破,重新對市民開放,並縫合回他所歸屬的城市!
首先,當文化資源環環相扣,救災資源互相連通,開放空間與城市紋理(常民的生活和行為模式)緊密結合產生對話。防災公園將不再只是單純的綠地開放空間。一切發生和存在於基地上的人事物,將與城市深刻且有意義的聯繫了起來。眷村也好、營區歷史建物也好。當我們(文化、防災、城市紋理)同在一起,便快樂無比。
我們發現,山一直延伸到蟾蜍山聚落已經顯得薄弱後續免強與寶藏巖銜接。我們若能透過本次基地來將此山脈的綠與精神再次拉回到城市中,將會是人和自然的重新洗牌。讓綠進入到生活中,也讓生活進入到自然中。除了文化與防災機能面,,我們也將基地作為綠的延伸與擴散,在台北城南掀起一波淺山的搖滾。重新讓淺山回到人們身邊,也讓人們重新回到淺山之中。
如何不破壞堤防和水源快速道路的前提下,讓人感知到水岸的存在,體會到水與城市間的故事,見證海島國家的我們是如何與水資源靠近卻又陌生與畏懼。我們需要衝破那堵高聳的堤防,要用最高最寬廣的視角再次認知到我們是海島國家,與水資源是親近友好,重新認識我們的土地與河流。
“打破,開口,縫合。”我們不斷重複這些動作。
而基地內部空間存有大量建物與有機的開放空間。建物依序區分為保留、整建、新建與拆除。在此同時針對戶外空間究竟是位於基地中心又或是於基地邊界,種種客觀主觀因素所交互影響所衍生出的各項機能在當中跳著舞。
最終我們根據防災及營運層面提出建議與計畫作為本次設計的結尾。
動線:
園區內動線設計主要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所規定之「劃設消防車輛救災活動空間指導原則」進行動線上的規劃,參考內容為第一條「供救助五層以下建築物消防車輛通行之道路或通路,至少應保持三點五公尺以上之淨寬,及四點五公尺以上之淨高」,而基地在未來設定為中長期避難場所,主要動線則是參考日本防災公園技術手冊中所寫之建議道路寬12公尺以上之設置。
空間機能:
園區內之空間機內配置則是參考日本防災公園技術手冊中所提到防災公園區劃表,利用現有基地內有眾多大樹圍繞的特色,作為未來基地之防火林帶區;避難廣場區則是設置在基地之核心地帶,基地內外之動線皆能到達;防災相關設施則是改建原有學人新村的機能,將其作為未來放置防災相關設施之內部空間;應變生活區則是將現有閒置之嘉禾新村建物設定為發生災害時提供生活所需用品之位置,以上空間機能之配置是將防災公園必備之功能結合基地特點進行改建並加以運用。
植栽配置:
基地內主要的樹種皆為原有基地內的大型喬木,而療癒花園區則是利用香草植物之自然色彩以及香味緩和受災民眾的情緒,並使其對於外在環境不再感到不安與害怕,能靜下心思考與面對未來。
營運計畫:
住商混和公共住宅
本公宅參考松山區健康公共住宅之配置來做更改,地上十八層地下三層。共分為兩棟,約能容納三百五十戶。其中一樓開放空間分為活動中心、托兒所以及商業活動空間。且建築設計面向水源道路側以及永福橋墩側路者須向內退縮,減少量體壓力以及居住的舒適性。二樓空中花園為對大眾開放之空間,八樓則為能眺望新店溪的居民公共空間。
眷村文化前哨站
位於出入口處的北方傳統糕餅店鋪是設定為吸引遊客前來的第一個方式,藉由奉茶與小糕點試吃的回饋希望能吸引道路另一側河濱自行車道的遊人。再藉由店門口放置的圈地圖,讓大家知曉這塊新地點。
第二個方式則為新增公車站排於路口處,此措施能達到兩項功能。其一為提供公共住宅的人們更完整便利的大眾運輸設施,其二為台北市政府能透過公車觀光路線吸引更多人搭乘公車前來基地。
眷村飲食文化基地
西方有魚子醬、鵝肝醬,東方呢?台灣人愛好品嘗美食也善於製造美食,其中獨一無二的眷村文化下所淬煉出的眷村統手做飲食文化更是佔有一席之地。台灣不缺少能揚名國際的美食,但缺少一個能被認知到能推廣的品牌。我們希望眷村能結合現有永春街區的手做醬油以及本身傳統飲食技藝推廣出台灣眷村的傳統飲食系列活動與展覽。並做為一個實驗基地向全台灣擴散,透過食物讓大家知道這是眷村菜,眷村在台灣的國際印象。
新興媒體人共創工作室及HOSTLE
結合周邊如水源劇場以及眷村前身的通訊相關,希望能提供給台灣所有有創意有想法的新興設計新秀。提供他們創業初期便宜的工作室空間,並透過群聚效應激發更多精彩的想法。同時透過園區的廣場開放空間或展演空間給予他們展示作品的空間,讓他們被大家看件也透過他們讓眾人知道這塊基地和眷村文化。HOSTLE則提供給短期來參與工作營的國設計師或是想體驗眷村生活的人來做使用,皆位於學人新村的二樓,數量依照承租共同創作空間的剩餘量靈活的變動減少空間閒置的時間和浪費。
文藝與防災復興空間
水源營區主規劃為藝文活動及防災活動並重之基地,以教育大眾和提供休閒空間為先。十字樓本身一樓設置展覽、咖啡廳、書店、電影放映來做使用。二樓整層樓則作為災害模擬體驗的空間,如煙霧室等等無須大型機具的體驗。三樓至四樓平時不開放民眾使用,做為防災的應變中心和儲存部分物資空間,頂樓花園及步道則提供給民眾以不同的視覺體驗這土地。
鍋爐室則作為防災講堂使用,希望能配合一旁的螢橋國中進行使用。日後再拓展到中正區其他國中小作為防災教育推廣,希望藉講堂的形式搭配十字樓的實際體驗,讓台灣新一代的人們能有比長輩還充足的災害常識和應變處理能力。
另一個主入口旁的舊辦公空間則作為園區的文史館,讓人們可以完整的認識這片土地。並能順著動線前往文史館二樓並上到屋頂,透過空中步道連接到十字樓屋頂的空中花園最後以無遮蔽鳥瞰全區的視角下用全身感受一下吹過的風、照耀的陽光和剛剛在文史館所看見的歷史文字與圖片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