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軒慈、陳維庭
左營舊城是全臺保存較完整之城池及面積最廣之古城,空間場域堆疊各時期的文化遺跡。隨著時代變遷,城的防衛功能已失去,在都市建設的需求下,舊城反成都市發展的阻礙。儘管如此,「城」除了本身的歷史價值外,對當今左營的日常生活仍存在某些文化意涵。
從歷史沿革研讀起,左營,清代鳳山縣舊城在臺灣歷史發展上為佔有相當地位的要害之地,明鄭時期是重要的屯墾區,清領時期是鳳山縣治所在,日治時期以及國民政府來臺時期為海軍要塞,空間場域堆疊著各時期的文化遺跡與歷史脈絡,足以見證臺灣歷史發展的軌跡。
文化部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以文化資產保存作為整體空間治理重點,於是高雄市提出『見城計畫』。
然而,古蹟保存與都市發展常存在衝突與競爭問題,當衝突產生時,許多富有情感的在地生活空間將難逃被拆除的命運,或僅以個別古蹟與歷史建築之指定保存為主,較少顧及周遭整體環境保存與都市機能需求。
在都市治理的文化策略思維下,古蹟保存應與在地市民日常生活接近,以保有實質空間、生活與文化的形式,同時,賦予古蹟再利用之新生命,進而,帶動具實質人文內涵之觀光效益,將新舊文化重新連結,使得歷史場域的空間意涵有機會透過其中的當代生活文化而獲得延續,並且生產其對當代社會的價值。
文學家Barthes著名《作者已死》理論,主張一個作品的意義來自讀者比來自作者更為重要;延續此觀念,並結合空間思維,哲學家Certeau更加解釋說明,地方的意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來自日常生活的行為,也就是空間的再使用,因此意義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進而理解到「空間文本生產的原始意圖與歷史意義雖然重要,但是當代社會文化所賦予該文本的新價值才能真正影響該空間的在地精神與地方感。」(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八十五期,227~244 頁,二O一三年九月,秋季號)以此思維探討左營舊城之新舊文化關係,發掘新舊文化衝突及課題,將舊城內之閒置地透過歷史元素之「形」以「型」塑,並營造歷史人文空間氛圍,並將其再定義,促成舊城文化資產與當代都市生活新價值和諧共存的可能性,以地景手法使人們在此空間中穿越時空見城。